警示台
佛山80后银行职员携款出逃十八年始末,阳光少年缘何成为“伪装者”?
2022-04-27  浏览量:2954

“现在只想尽早跟过去做个了断,早点赎罪,陪伴家人,努力弥补对他们造成的伤害。”18年来,在佛山市纪委监委留置点的张俊(化名)第一次看到父母的照片。只停留了一秒,他就把眼神挪开,双手抱紧后脑,埋着头,长舒了口气。

2003年,为逃避赌债,23岁的张俊利用职务之便,贪污银行港币约28万元、人民币32万多元,一逃了之,直至2021年在安徽“落网”。18年的青春在外逃之路藏匿着、伪装着,如同躲在一个无形的牢笼之中,见不得光。

阳光少年向往时髦生活 

沉迷赌博债台高筑

1980年春节,三水区乐平镇村民张平(化名)从妻子李素贞(化名)怀里接过襁褓中的刚出生的儿子张俊,笑得合不拢嘴。

虽然家境一般,但夫妻俩在金钱上对儿子张俊有求必应。上世纪90年代,在改革开放潮头的广州,城市发展日新月异。13岁后张俊几乎每周坐车跑广州一趟,他的“广州范儿”总能成为同学关注的焦点。

跟村里同龄人、同学的“不一样”,让张俊有种优越感。那时候人人都想赚钱,张俊也向往大城市的“时髦生活”,可是钱不够。从初中开始他就有赚钱的念头,还倒腾过广州货。

最威水的是上中专后,就读计算机专业的他,拥有村里第一台、同学中第三台电脑。李素贞记得,儿子要的那台电脑一万多元,相当于当时一年的家庭收入。

毕业后,张俊成功应聘某银行三水支行。21岁的他阳光向上、勤奋好学,话不多却心思缜密,一些复杂的业务都没出过差错,还运用电脑方面的专长,帮同事解决一些小问题。很快,他便从普通的营业部调到支行文明分理处工作。

当时他的月收入两千多,钱基本够日常花销,也会存下一点,还曾给家里添置了一台冰箱。

不过职场第二年,经过几轮业绩比拼后,张俊发现银行最看重的业绩是揽储能力,但这却是自己的短板。“我是农村人,没资金、没学历、没人脉,一共就几万块钱,很多同事有房有车,有的家里开工厂,10万、20万都是起步。”

朝八晚五,稳定却没盼头,张俊开始在工作上时常应付,在生活中也开始寻找“乐子”。

2002年韩日世界杯掀起网络赌球风潮,当时分理处的同事和身边朋友都在闲聊赌球。耳濡目染之下,2003年初,张俊抱着玩的心态也悄悄投了一注。30元、50元、80元、100元、1000元、5000元、30000元……越玩越刺激,越陷越深。

刚开始他拿自己的工资去赌,亏了之后想到妹妹读书的学费问题,又加大赌注,后来还把父母的积蓄全部投入。

2003年最疯狂的12月初,张俊最多一晚就输了5万多元,三四天就输掉了15万元。

携款潜逃18年 

打工只求解决吃住不敢出门

“巨额”赌债把张俊压垮了。

“我不敢跟其他人说,放债的人过两天就上门,怎么办?”2003年12月6日,张俊没有心思工作,满脑子都是钱。

近水楼台先得月。当天下午,张俊发现自己的柜台有约28万港币现金。下班清点核对现金时,他趁着带班员不注意,偷偷把本应放入钱箱移交保管的港币留在柜台抽屉里。

辗转一夜,次日凌晨四点,他起身回到银行。除了自己柜台抽屉的约28万元港币,他还想到,自动柜员机的钥匙经常被同事随意丢在柜台抽屉,从来不锁,而自己又清楚自动柜员机的密码,于是他轻易地打开自动柜员机的钱箱,又拿了32万多元。

整个“拿钱”过程只用了七分钟。拿到钱后,张俊转念一想:“为什么要还赌债呢?反正都是失业、无脸面对家人,还不如一逃了之。”

当天他先用自己的信息在广州开了多个银行账户共存入十余万现金、购买价值近8万元铂金项链,既减轻随身携带巨款的风险又备不时之需。担心在广州暴露的风险大,又辗转到惠州,办了一张假身份证,开启了逃亡人生。

当三水警方和检察院工作人员来到分理处调查时,200多公里外的张俊已经坐上了从惠州开往福建的旅行团大巴。

福建、浙江、上海、重庆、湖南… …三个月,14个省市,张俊旅游的日子“安全又欢乐”。白天,他小心翼翼,尽量不与同行者交流,不现身闹市区。晚上,他经常在睡梦中惊醒,或索性玩乐整夜。

后来,张俊向往上海的繁华,落脚在上海。

外逃前五年,他在上海各培训机构进修,钱不够就去酒吧、餐饮店兼职。“学校不容易被盯上,跟着同学们上课、下课,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让我有了安全感。”

后来他又辗转多地做过“网吧管理员”“日料店服务员”“儿童培训机构导师”等。每一份工作,他都不提工资要求,只要能解决吃住就行,感觉不想待就换地方。

生活中,张俊有自己的“伪装术”。比如,银行网点等监控多的地方不去,每次看到摄像头他都会刻意改变面部表情。交朋友也是交一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朋友,然后用朋友的身份开账户、支付宝、微信等。

“我知道我很自私,为了自己的自由,不顾家里,不顾同事,比如追债的人一定会找上家人,不敢想象,但我更怕被抓,所以一直不敢与家人联系。”张俊说。

被纳入“天网”行动目标 

因犯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

张俊的谨慎伪装确实“保护”了自己。对他的追逃工作也曾一度陷入困境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追逃工作迎来新局面。在“打虎”“拍蝇”“猎狐”保持高压态势下,2015年,“天网”行动启动。同年8月,佛山市委设立市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简称“市追逃办”。2018年1月成立的佛山市监委与市纪委合署办公,直接承办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案件,在各区成立追逃追赃专门机构,形成上下联动、贯通协同的工作格局,释放“有逃必追,一追到底”的强烈信号。

在当年的全市外逃人员大起底中,张俊被重新锁定。2018年3月,得益于上级的坚强领导和统筹协调,三水区纪委监委按“一人一台账,一案一专班,一案一对策”的思路,成立张俊追逃专班,依法用好追逃策略,扎实开展个案攻坚。

从寥寥几条存取款信息入手,追逃专班对张俊去向重新开展大规模的摸排调查,通过继续冻结资产、补充个人信息、更换其协查照片、制作在逃人员活页卡、比对DNA等措施,进一步将沪浙皖作为重点核查方向。

2018年11月,三水区纪委监委领导带队前往上海、江苏等地,推动协查工作,通过DNA等数据比对,虽未找到张俊本人,但意外获知了其在2009年7月后在安徽省出现的重要线索,建立了与安徽的协查渠道。另一方面,专班工作人员长期不懈做好张俊近亲属思想工作,讲政策讲形势摆事实,不放过一丝劝返的可能。

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聪明的猎人。2021年,得益于获取的协查新照片等信息,安徽合肥方面捕捉到了张俊的影像。经过精心的布控,合肥市益民街派出所民警在一处公寓对张俊实施抓捕。

同年11月,因犯贪污罪,张俊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,涉案资产、追赃款给予退赔被害单位。

新闻评论:

因为年轻

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。

在23岁被锁定为犯罪嫌疑人时,张俊本应是奋发有为青年。然而,事业才起步就因沉迷赌球欠下巨债,利用职务之便“拿钱”并携款潜逃18年,一念之差,一错再错,赔上整个青春,令人唏嘘。

探寻张俊走上职务犯罪的心理逻辑,对年轻干部自身成长和培养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启发意义。

从张俊的成长轨迹看,存在三种内驱力。一是原生家庭给予的精神信念存在缺失。作为普通农村家庭,原生家庭给予的精神陪伴、鼓励教育极少,致使以自由生长为主的张俊与家庭的精神连接未满,自立有余而自信不足,从而渴望抓取外界的关注和认可,再加上一味的物质满足强化了其对金钱物欲的追求,却淡化责任意识的培筑;二是在追求优越感与“骨感”现实之间的心态失衡。阿德勒在其《自卑与超越》中写到,当人追求优越的本能得不到满足,就会拼命地追求补偿,过度的补偿的结果就会导致犯罪行为。在“三观”塑造期,一直受农村与城市、农村人与城市人之间对比冲击,增强了攀比、自卑心理,学生时代虽以“不一样”进行心理补偿,但“钱”的供需矛盾一直存在,进入职场后因“先天不足”而失意,事业无追求,精神又空虚,恶习趁虚而入,以为的发财捷径成为引发犯罪的导火索。三是趋利避害、求乐避苦的本能。为获取快乐,避免痛苦,若犯罪的利益大于惩罚的痛苦就会选择犯罪。张俊深知“拿钱”的后果,在逃与不逃之间做了最利于当下的选择。之后外逃18年的煎熬,无非是自己在拿捏本能需求与良知约束带来的苦痛。

从外部环境分析亦有三大诱因,一是管理制度形同虚设。张俊感慨的“‘拿钱’太容易”,暴露了单位监管约束制度的执行不力,为职务违法犯罪提供了空间;二是对年轻干部理想信念的引导以及生活关爱不足。什么样的环境培养什么样的人,对从校门到单位门的年轻干部来说,单位政治生态对于步入社会的年轻干部来说是“扣好第一粒扣子”的关键。张俊的职场环境,重业务,轻管理,廉洁从业教育不足,对年轻人思想动态、八小时之外关注欠缺,致使亡羊补牢,为时已晚;三是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。改革开放前20年,逐利思潮涌动,年轻人有活力、少定力,思想不够成熟,容易被错误观念裹挟扭曲,偏航之举又不能及时得到纠正,步入歧途风险增强。

张俊仅仅是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个案。十八大以来,全市查处80后90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3263人,移交司法机关116人,近五年同比增长45%,八成本科及以上学历,集中在一线执法和窗口服务单位。因为年轻,他们有的贪图享乐、攀比虚荣,利用职权变现;有的错把“围猎”当“真情”掉入陷阱;有的个人利益至上,错用公权力满足贪婪私欲等。

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,也是干事创业的先锋队。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,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。要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,引导年轻干部对党忠诚老实,坚定理想信念,牢记初心使命,正确对待权力,时刻自重自省,严守纪法规矩,扣好廉洁从政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年轻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,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、对照党章党规党纪、对照初心使命,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、能不能干,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。

养大德者方可兴大业。精神上的富有才是一个人灵魂的归宿。年轻干部要在自身成长中要加强思想武装,增强理想信念,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水平,明职责、知敬畏、守底线,在奋斗中绽放青春,跑好历史托付的“接力棒”。与此同时,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也不可或缺,家庭的精神情感支持、组织的严管厚爱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浸润,都不能缺席年轻干部精神正能量的“浇筑”。

此外,对张俊们这样的年轻人,在其自尝苦果并接受法律制裁后,社会依然要给予一定的包容、信任和接纳。

也因为年轻,他们的未来仍可期。

 

来源:佛山+  佛山日报